我不是笑憐狼啊!
本週的某一天,小王爺上班天。因為有事情要到市區內,所以即便我身體不適~也得一個人行動。當我上車坐定後又過了三、四個公車站牌,有一個"大姊A"拎著一袋青菜踉蹌上車,應該是剛買完菜吧。突然,我另一邊座位的"大姊B"驟然站起,然後以超越常人情操的友善態度,招呼"大姊A"來坐她的位置,意思是讓"大姊A"可以不需拎著菜往後走太多步,馬上可以先坐下來 (重點是後面還有很多空座位喔)。以下對話請按"雙語鍵"轉台語.....
大姊B:「賣客氣啦!來坐這邊啦!我反正一下就下車了啦!」
大姊A:「賣啦!歹勢捏.....讓妳讓坐起來捏.....」
大姊B:「袜啦!那有要緊!」 (持續的互捧往返xN次)
"大姊A"邊跟"B"聊著聊著,A邊看著我許久。被灼熱的眼光掃描,任誰都會有感覺。於是我就轉頭看著A,且與她對到眼。這時,她竟然伸出一陽指,"指著我" 對著大姊B說:「啊怎麼會是妳讓啊~~~要讓也是她讓.....」馬的!@#$%︿&.....具有"地方叔叔嬸嬸性格"的,我真心的畏懼。無論是排隊、座位的權益、亦或是搶花車優惠,我都是落敗的那一位。
我心裡想,我讓?為什麼是我讓啊?雖然憑外觀她們是穿搭得比較老派,但如果要我叫她們"阿姨",我真的不忍心令她們有折壽的可能.....說不定根本大我沒幾歲!甚至我覺得,她們一定沒有大我超過15歲!(生不起我的,我就不能叫阿姨...那就是我的平輩。)看那漢草(台語)、身手、看那刁嘴的活力.....比生病的我還要活蝦跳跳。我心裡有一百萬個幹~原本,她們想要如此的好來好去、四海一家那也是她們的事情。但是扯我幹嘛?
天氣炎熱至此,很多必需要外出的破事兒,是很容易令人肝火上升、一觸即發的。但當下我真的沒力氣爭,因為我的隱型需求實在是"太隱形"了,難道我還需要為此把口罩拉下,證明我面無血色一臉病容~然後出示身分證,告訴她們...我也算是云云中年婦女妳們的其中一員?而且明明後面就還有很多空位;這不擺明著,她們只想拉個事兒來說說嘴,好藉此拉近彼此距離聊聊天,來消磨消磨交通中的無聊時光。
人生好難噢~難在尤其我"記恨"的記性特別強...
幼稚園時,我媽帶著我搭公車往板橋去上學,有一個孕婦看到我坐著,把我拉起來以後立即一屁股坐下去,我現在的毛細孔都還記得,當她坐下時,屁股與座位間揚起的熱風與氣息.....「小孩子多站才會長高啦」她這樣對我媽和其他週邊的乘客自顧自說。(啊我現在沒有長多高,可惡啊)
約莫高中時,一次下課搭公車回家的途中,有位大嬸從公車後門甫上車~遠遠看到後座的我旁邊,剛剛騰出一個空位出來,二話不說"空拋"手中的購物提袋,到我旁邊的空位意圖佔位,但準頭不好K到我不說,還害我包包裡的玻璃品破掉...(我隱約聽到她袋子裡有罐頭碰撞的聲音)
往後出社會,多的是加班後累到睡著,然後在冷言冷語中、或是被拍肩膀中驚醒,然後三言兩語將我丟入"家教很差、裝睡,不懂得讓位"的毒氣室中.....。
以上,我坐的都不是博愛座哩,還被要求要讓位了,那何況是有需求而去坐博愛座的年輕人呢?(而且不要講什麼古代故事來諄諄教誨,孔融讓梨最後變恐龍了..."孔融長大的最後下場"https://buzzorange.com/2017/05/22/the-true-story-of-teaching-children-moral-ethic/)
我還以為年過40,我就媳婦熬成婆了~但怎麼還是一樣命運啊!一般來說,年輕時,我是被教育得要懂得為別人設身處地、將心比心的性格。但我是這樣想,別人卻不是;因此平白送給人家、讓給別人的慘事發生得不少,才驚覺.....有些事情,我自己應該要建立篩選的機制,不能一套功夫行天下。再更年長一些.....到了我自認已經可以倚老賣老的年紀,我雖然不會就這樣賣老,但也更無可撼動我自己內心中屹立不搖的錚錚尊嚴;要我"讓"妳也得有被"讓"的條件,不是夠老、看起來夠弱勢我就會無條件讓;這是這個殘酷的社會教會我的。如果易地而處,身份反過來又有誰會來讓讓我呢?
真心的對自以為正義之士的魔人不以為然,不過這種魔人也有踢到鐵板時~某次我搭捷運的時候,有一個學生硬是被一位大嬸批起身,要求讓座給另一旁的太太~那位太太幾經婉拒不成,後來火大跟大嬸說 「我不是懷孕!妳想坐妳自己坐!」然後快閃到別的車廂..(我內心大鼓掌歡呼)
真是太多"偽善者"了....曾幾何時這種良善的讓坐美德,從文化中的「善行」扭曲成「義務」了?我還碰過,在銀行取號碼牌等著辦ˋ事兒,有個坐輪椅的朋友一進門,就直往櫃檯的最前方~櫃員禮貌的試圖引導他先取號碼牌"等候叫號",他突然就情緒爆炸....「為什麼不讓我先?我是殘障耶!殘障人士耶!」唔....說真格的,不曉得他到底是希望被大眾當成普通人一樣對待、還是希望大家就是看到他的殘缺?如果我是他,我總不能平時批判別人沒當我是一般人、但遇到權益時又佔著特殊待遇吧.....當然個人有個人的生活困難,我也清楚有時候我們的情緒是被逼出來的~但很多時候卻是自己心裡的洞在作祟。博愛座設置的美意,早就已經灰飛煙滅,成了家庭不幸腦袋有問題的正義之士伸張正義的工具。其實台灣推行博愛座的文化,早就深植在大家的心裡,看到真正需要的人上了車,讓座原本就已經是我們的反射動作,這樣的推行令社會充滿體諒他人的氛圍;但制度也有分階段,「博愛座」演變至今早已經讓很多被框架綑綁、又冥頑不通的「偽善者」拿來擾亂社會清平的工具。
【網連署「博愛座正義魔人」條款:從眼神到肢體都要罰! 最重處20萬】
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90228/1388638.htm#ixzz5ukNOoUVl
【身障團體認為有其保留必要「博愛座」又被留了下來】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48534
所以~看來對於讓座不讓座,未來還是免不了會有爭議嚕;但這應該是落實在代代教育的問題,而非設立「博愛座」來限制讓座啦。
留言列表